隨著年齡增長,患上老花眼的風險就會越高。老花眼又稱老視,是一種生理現象,它不是病理狀態,而是每個人步入中老年必然會經歷的視覺問題。
“老花眼都是40-50歲,”“我現在還年輕,和我可沒關系啊....”
打??!老花眼可不全然是因為年齡
38歲的李老師就是個例子。李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已經10多年,每天除了對著電腦備課外,起碼還要花三四個小時批改作業,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。一直以來,她的視力都不錯,但從去年開始,她感覺到看近處的字變得模糊不清。
起初她不以為意,以為只是暫時的。誰知到后來,這樣的癥狀不但越來越頻繁,還更明顯了,近距離看書時,她竟然看不清楚小字了...
到醫院檢查后,結果出乎她的意料:老花眼,醫生建議配老花鏡。“不到40歲就要戴老花鏡了?”,李老師驚訝萬分。
現狀:老花眼日益“年輕化”
以往,在民間曾有“花不花,四十八”的說法,認為48歲是老花眼的門檻,而近年來老花眼發病卻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。在廈門眼科中心老花眼門診中,像李老師這樣30-40多歲的老花眼患者越來越多見。
老花眼主要是眼內的晶狀體彈性下降、眼部肌肉牽拉能力下降,從而使得我們眼睛的變焦能力下降的結果。除部分先天性原因外,主要外因在于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,很多年輕人因為長期使用智能手機,眼睛過度疲勞,而出現變焦能力降低,老花眼將會提早“簽到”。